原作者: 原创2021-11-01 14:28 南方日报
梅州那有金毛狗买
霜降刚至,摄影爱好者吴先生便带着摄影器材前往蕉岭县长潭镇。这里,有他想要记录的美好。“已经坚持好几年了,也是自己的一个爱好。现在时间还没到,再过半个月应该就可以了。”
让吴先生倾心不已的,是长潭旅游景区一片枫林。在他往年拍摄的照片中,长潭枫叶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,风光独好。
素有“南粤百景之一”美称的长潭旅游景区,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,梅州市十大最受欢迎的自驾游景区之一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,长潭风光照片就刊载在《人民画报》封面和《广东画报》上。从此,长潭风光名声远播,每年几十万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。
护好一方山水佳境,长潭旅游景区紧紧围绕蕉岭县“世界寿乡·富美蕉岭”的生态发展定位,立足山水做足生态文章,在保护中提升,在提升中融合,在融合中将“绿水青山”转化成“金山银山”。
关键词:保护
生物多样成就生态之美
“豹猫、白眉山鹧鸪、白鹇……这是真的吗?没想到我们长潭旅游景区有这么多保护动物,还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!”
“我们要继续加强保护长潭的生态,让它们更好地生存在这里。”
“生态环境好了,动物也会更加喜欢我们蕉岭长潭的。”
……
近期,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对已投放的37台红外相机进行数据采集提取和整理分析,发现多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物种,共拍摄记录到陆生动物兽类7种、鸟类13种,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豹猫。
消息一传出,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。生态多样性成了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标签之一。
“长潭旅游景区就位于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,是一个风景区与自然保护区融合的地方。”蕉岭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杨远新介绍,与众多AAAA级景区不一样的是,长潭旅游景区是一个有颜值更有内涵的地方,保护工作一直都是放在景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位置。
根据调查,长潭旅游景区内荟萃了许多珍贵的生物资源与物种,被称为蕉岭周边的“生物物种基因库”“珍稀动植物避难所”。境内,有维管植物183科576属1092种,其中华南苏铁、桫椤、金毛狗、苏铁蕨、任豆等国家重点保护及濒危珍稀植物13科13属14种,野生动物35目89科264种,云豹、蟒蛇、鼋、猴、鸳鸯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1种,鱼类40多种。
“我们在推进景区建设的同时,联合渔政、林业、环保等职能部门,不定期对景区进行检查,包括检测水质、监测动植物的生长成长状况,确保生物多样性。”杨远新表示,长潭旅游景区所在的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在不久前入选2021年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名单,是梅州唯一入选该名单的自然保护区。
按照规划,接下来,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将新建自然教育之家,开展以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保护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,为蕉岭及其周边地区的中小学生等受众群体,提供自然教育的机会,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,让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自然保护工作中,提高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成效,促进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,充分保护利用旅游区的生态资源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
关键词:提质
景区升级开启生态之旅
梅州猫狗市场
清晨的长潭旅游景区,带着大自然的舒适与惬意。实时监控数据显示,长潭旅游景区内的负氧离子平均浓度为9224个/立方厘米。
该景区属山水风光、客家民俗旅游风景区。1987年省水电二局在长潭一线天与蓬莱仙境的峡谷间建成一座高70米、宽100余米的长潭水电大坝,大坝把流水截成人工湖,从而形成了一座库容量为1.6亿立方米、回水20公里的峡谷型水库,具有防洪、蓄水、发电及旅游观光等功能。
拥有山水之美的长潭旅游景区,宛如镶嵌在蕉岭大地的蓝色明珠。从码头乘船出发,让人颇有“形似巫峡,景似漓江”的错觉。
长潭春韵、长潭夏丽、长潭秋色、长潭冬雾。一年四季,长潭旅游景区总能给人不一样的收获与感受。
近年来,蕉岭县在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过程中,一手抓生态保护,一手抓景区建设,不断提升景区硬件设施。长潭旅游景区着重以生态为基础,进行提质工程。
“随着县道X046、X972改造提升和穿村公路的建设,进入长潭旅游景区的道路变得更加便捷。在此基础上,景区不断优化管理机制,让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同步提升。”杨远新介绍,景区目前有工作人员20人、管理人员3人,制定了全面的管理机制,确保景区安全有序、稳步运行。
立足生态,丰富生态景区内涵,让游客享受生态之旅,长潭旅游景区在景点联通上打通壁垒,形成“点上出彩 线上开花”的旅游路线,已有景点20多处,包括闽粤赣释迦文化中心、一线天、高台庵、珍稀园、蓬莱仙境等。
“现在受疫情影响,不少人都会选择周边游、生态游,我们景区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,人流量都会翻一番。”长潭旅游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随着景区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,将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体验生态之旅、舒适之旅。
关键词:融合
串景成链构建生态之城
“老板,来一份三及第。”在长潭镇三及第特色美食街,作为“蕉岭味道”主要代表——热气腾腾的三及第,俘获了大量游客的胃。
一个景区带动一个地方发展,融合是关键,也是难点。
“我们的景区需要保护,因此兴建酒店发展饮食业不切实际。但游客前来旅游,没有配套肯定也不行。”长潭旅游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一个景区要发展,吃住配套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近年来,蕉岭串景成链构建生态之城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。其中,长潭镇坚持科学规划、因地制宜,重点打造浒竹环湖栈道、数学公园、寻蜜乐园、若夫公园、“四小园”等景观节点,并充分依托“广东省森林小镇”荣誉称号,结合长潭4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,串珠成链,打造点上出彩、线上成景的水墨长潭,推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,辐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
与“数”结缘,因“数”而美。长潭镇还充分依托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,以数学为媒,加快打造研学游基地,高质量推进“卡拉比—丘”数学小镇建设,全力加快振兴发展。
长潭旅游景区景点之一澳洲山庄因配套设施不完善,逐渐被边缘化。2020年,全球首个实景天象馆项目——“卡拉比—丘”实景天象馆选址落地澳洲山庄,为这个逐渐冷淡的景点带来了新的生机。
按照规划,“卡拉比—丘”实景天象馆项目总投资约2096万元,拟建设实景天象馆、游客服务中心和大门入口,并将运用当前最先进的探测技术,实现高灵敏度的实时天象展示,具有良好的天地互动体验效果。
“在推出研学游线路的基础上,我们还串联丘成桐祖居、丘逢甲故居、会议中心、卡拉比—丘广场音乐喷泉、长潭旅游区、谢晋元故居等人文节点,形成一天游的人文旅游线路。这条线路推出后颇受欢迎,让大家对寿乡蕉岭的数理、人文以及城乡发展有了整体认识。”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管理人谭颖瑜说。